您当前的位置:创之家科技网快讯新闻正文

独一无二的我们:人类是空洞宇宙弥足珍贵的一个偶然

时间:2017-09-08 22:53:47  阅读:7868+ 来源:新浪科技 作者:郝蕾

  马塞洛?格莱泽(Marcelo Gleiser) 美国达特茅斯学院自然哲学阿普尔顿教席教授、物理学和天文学教授,著有《不完美的宇宙》。

  要想提升每个人的认知能力,科学概念就必须是广泛适用的,它必须要让整个人类有所变化。但我觉得更为重要的是,它必须是定位人类角色的关键因素。科学概念应该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我们是谁”“我们为何在此”,而且能够重新定义我们的生活方式,并指导集体性的未来。它让我们变得重要!

  当今最接近这样定义的概念应该是:我们。在孤独星球上的人类,是独一无二且无比重要的。但是,哥白尼的信徒们真的认为我们对宇宙了解得越多,就越觉得人类渺小吗?我必须为现代科学申辩,人们总是指责它让人类的存在变成了空洞宇宙中无足轻重的偶然。但现代科学的旨意正好相反:人类确实是空洞宇宙的一个偶然,但是这个意外实在是太“偶然”了,所以显得弥足珍贵。

  等等!真的如此吗?难道我们不是应该认为宇宙中有无数种生命,而我们只是其中之一吗?毕竟我们发现了越来越多围绕其他恒星转动的系外行星,惊人的世界正在我们面前逐步展开。而且,如果物理和化学的定律可以在宇宙中通用,那么我们完全有理由假设生命在宇宙中无处不在。那么,为什么我还要大声疾呼我们是独一无二的?

  生命与智慧生命有着天壤之别。所谓的智慧生命并不意味着聪明的乌鸦或海豚,而是指拥有自我意识和科技思维能力的生命类型。也就是说,智慧生命不仅能就地取材,而且必须能用各种材料制造需要的工具来完成各种任务。我认为,尽管单细胞生命来自复杂的物理与生化环境,但绝不是我们星球的“特产”,因为,首先,这种生命几乎在地球生命条件刚刚成熟的时候就出现了,没有经过几百万年的沉淀与稳固;第二,“极端微生物”能在高温、酷寒、极酸性、放射性、缺乏氧气等极端情况下生长,这说明生命具有超凡耐力,完全能够在任何一种生态下生存。

  然而,单细胞有机体并不一定就能进化为多细胞有机体,更不用说智慧的多细胞有机体了。生命总能在其环境中寻求最佳的生存之道,一旦环境变化,它们必须在新环境中努力求生。在这样的发展中,没有人能保证一旦出现生命,只要耐心等待,就一定会出现高级生物。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创造智慧生命。这听起来有点像生物目的论,也极大地迷惑了人们,因为这样说起来我们就像是某个伟大计划的目标产物。地球的生命史无法证明进化是以智慧为导向的。在生命发展史上,有许多向复杂生物过渡的关键时刻,没有一个不是惊心动魄的:从原核生物到真核单细胞(之后 30亿年内没有新的生物诞生),从单细胞、多细胞,到有性生殖,再到哺乳动物、灵长类哺乳动物,甚至 Edge网站……每次质变都环环相扣,如果有毫厘之差,我们就不会在这里了。

  让我们端详一下我们的星球,以及那些让我们成为我们的要素,我们就会马上意识到我们所在的星球是如此的与众不同:历史悠久、具有保护性并富有氧气的大气层;得益于唯一的卫星——月亮——十分稳定的转轴倾角;让地球表面生物免受致命辐射的臭氧层和磁场;能调节二氧化碳浓度,稳定全球温度的板块构造;太阳,作为一个相对较小却相当稳定的恒星,不太容易释放出大量等离子。面对如此复杂的系统,还一味相信宇宙中到处充斥着和我们一样的智慧生命的话,未免太过天真。

  此外,即使在其他地方也存在着智慧生命(当然,我们没法排除这种可能,科学只能探索现实事物而没法排除可能性),那距离我们也非常遥远——事实上,我们很孤单。即使SETI发起紧密合作。如果我们是孤独的,而且只有我们明白生命的意义与生存的重要性,我们就获得了一种新的宇宙中心地位——这种中心地位比前哥白尼时代认定人类是造物主宠儿的中心地位更有意义。我们很重要,是因为我们与众不同,并且深刻理解自身的与众不同。

  我们生活在这个伟大的宇宙之中,同时我们在这个有时显得有些愚蠢的宇宙里发明了语言和宇宙飞船,这两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在发现其他智慧生命之前,我们的思考就是宇宙的思考,当然,有其他智慧生命的陪伴也无妨。

  推荐图书:

  • 书 名:[对话最伟大的头脑·大问题系列]
  • 编者:[美]约翰·布罗克曼(John Brockman)
  •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 图书品牌:湛庐文化

  有一个叫做Edge的网站,它被《卫报》评价为“世界上最聪明的网站”。它每年都会提出一个关乎人类命运的“大问题”,然后邀请全球100多位最卓越的人回答这个问题,他们从各自不同的领域阐述自己的看法。Edge的创办人约翰·布鲁克曼旗下囊尽世界各业一流英才,他的名言“stay hungry,stay foolish”影响了乔布斯在内的一代先锋。

  这里有《自私的基因》作者理查德·道金斯,《失控》作者凯文·凯利,《语言本能》作者史蒂芬·平克,《枪炮、病菌与钢铁》作者贾雷德·戴蒙德,《无价》作者威廉·庞德斯通,

  《黑天鹅》作者纳西姆·塔勒布,《全球概览》创刊人布兰德·斯图尔特,还有2000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得主埃里克·坎德尔,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弗兰克·维尔切克,以及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苹果创始人史蒂夫·沃兹尼亚克,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

  这里每一位都是一座思想的高峰,这些最伟大的头脑汇聚在一起,探寻探索知识的边界,洞悉万物的本质,思考着关乎人类命运的大问题。

  从2010年到2015年,他们提出不同的大问题:《人类思维如何与互联网共同进化》、《那些让你更聪明的科学新概念》、《世界因何美妙而优雅地运行》、《那些科学家们彻夜忧虑的问题》、《哪些科学观点必须去死》、《如何思考会思考的机器》。这些问题便是湛庐历时4年筹备出版的[对话最伟大的头脑·大问题系列]。

  如果天才们有责任探索神迹,那我们何其有幸能够仰望星空。倘若一个人的格局和视野取决于他思考什么样的问题。那他未来的思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现在的阅读。

  这些拥有新观念的知识分子、科学家,还有那些著书立说的思想者,正是他们推动着我们的时代,他们是正在影响世界未来的人。它你相信,在生活的苟且之外,的确有一群伟大的头脑,在充满诗意的远方运转。它让我们在巨人的眼界与思想里,看见未来。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