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产业链接新周期
本报记者/郑瑜/何莎莎
从技术探索期到以太坊智能合约开启去中心化应用,再到现如今产业高质量发展落地,各国、各行业逐步开始主动或被动地接纳区块链这一新兴技术。
区块链行业,2019年并不平淡。比特币问世后,加密资产“孕育”了无数造富神话。区块链作为加密资产的底层技术在过去十年也被炒作者与加密资产、ICO(首次代币发行)强制画上等号。
与此同时,在特定场景的实用价值部分实现、出现多行业落地应用背景下,区块链成为实体经济与金融领域的关键词。随着慢慢的变多场景的发掘,其愈发更加广泛地为市场接纳与关注。如何看待加密资产与技术,又如何发掘区块链技术的巨大潜力,都等待着每一位参与者来解答。
币圈整治VS链圈“开正门”
“币圈现在人心惶惶,没有人敢发声。”2019年11月中旬,一位虚拟货币交易平台离职员工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延续监管部门对虚拟货币的高压态势,2019年国内相继出台了区块链监管政策,不断为行业发展清障。
数据显示,整治效果明显。《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9)》显示,2018年以来,国内173家虚拟货币交易及代币发行融资平台已全部无风险退出。
中国计算机学会区块链专委会通讯委员高承实表示,2019年国家有关部门对炒币活动进一步打压,用行动指明了区块链的未来走势。
“监管一直都是‘开正门、堵偏门’。炒币行为在国内一直被界定为‘偏门’,如果这种短期逐利、违法违规的行为不面临管束,区块链的应用大概率将脱离应用于实体经济的大方向,也不利于技术真正长远的发展。”西南财经大学普惠金融与智能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文向记者说道,“我们大家可以看到,受相关政策支持,过去一年区块链应用正在不断深入。”
正如陈文所说,除了整治违法违规以保护区块链技术,区块链相关规划也在不断出台,鼓励与保护区块链技术的创新应用。
2019年2月《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正式实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组织开展备案审核工作,并公布第一批共197个境内区块链信息服务名称及备案编号。与此同时,海南自贸区(港)区块链试验区、广州市黄埔区、青岛市市北区以及福建省福州市等地,也纷纷发布区块链相关政策。
同在第一批备案清单之列的海南诚品区块链技术有限公司TAS区块链防伪溯源平台创始人王鹏飞和记者说,由于区块链分布式存储的特性,在信息安全上仍存在种种问题。一个新技术想要发展,必定要在所在地的法律框架之下。若区块链想要壮大发展,合规是必要的前提条件。
“区块链作为新兴技术,发展初期鱼龙混杂。备案的出现,其实也是对区块链的一种认可与鼓励,在行业早期及时监管,促进行业进一步洗牌,留下创新性企业,让行业内从业者明晰未来发展趋势,也让行业外的人对区块链行业的秩序更加放心。”王鹏飞说。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人工智能与变革管理研究院区块链技术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特邀研究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企业教授刘峰指出,在当前政策监管上,已经从高压态势监管演化为对虚拟货币融资的持续监管,以及监管沙盒中允许区块链应用创新实验相结合的方式。
区块链迎来产业落地
2019年来,区块链行业经过前期探索和准备,开始步入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期,落地应用涌现。
中伦文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陈云峰表示,目前506家已经完成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的公司,领域涉及溯源、存证、票据等。尽管目前区块链落地应用场景有限,但是未来这些关系国计民生方面的重大技术革新仍值得期待。
根据互链脉搏研究院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9年1至6月,全球共披露区块链应用项目408个,已经超过去年全年披露项目的总和。
恒生电子副总裁王锋曾公开表示,区块链应用已经脱离了币的应用范畴,逐渐成为独立的技术体系。“我们正真看到它从过往小规模的应用与创新到进入快速发展周期,许多应用场景快速落地。所以我们将现如今的时间节点归纳为区块链产业落地的周期。从2019年开始,区块链技术应用将逐步迈入成熟阶段。”
《中国区块链发展报告(2019)》(以下简称“报告”)指出,区块链技术相关探索和应用已不局限于底层平台,各行业里的场景应用也逐渐增加,特别是在金融领域,以区块链为核心的应用加速落地。
2019年6月,京东数科的大资管事业部与区块链团队推出市场首个区块链ABS标准化解决方案,比原有技术方案减少85%的部署时间,每年每个业务节点可节约运维成本超百万,提升了业务参与机构间系统透明度和可追责性,保障了金融相关数据的安全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刘峰看来,过去一年区块链行业应用正在向非金融领域渗透。区块链不仅已在金融、溯源、存证等领域进行了落地应用,还在零售、医疗、智能制造、文旅等领域有了持续进展。
多方向突破“为链而链”
“过去一年,是我国区块链发展从金融泡沫阶段逐渐在走入‘脱虚就实’的一年,联盟链与私有链的研究相较于公链的资产发行、以资产抵押为代表的‘DeFi’(去中心化金融)增多。但在此过程中也不可避免会出现大量的企事业单位为了探索自身业务落地而出现的为链而链的情况。”刘峰展望道,随着区块链技术与产业落地,真正意义上适合区块链技术落地在产业中的现象级应用即将出现。
高承实坦言,当前情况下,“为了区块链而区块链”的市场需求客观存在。这或将是区块链系统落地的必经阶段。区块链系统本应是信息化与数字化充分发展阶段之后的产物,在此基础上才可能通过数据全网一致性分发,建立起信任互联。
商务部CECBC区块链专委会副主任、数字经济商学院院长吴桐和记者说,2020年是产业区块链落地的决胜之年,区块链落地难不仅由于技术瓶颈和场景化程度不够,更重要的是基础设施的缺失和与其他技术的融合度有限。“下一步区块链的发展会沿着这四个维度,真正向产业区块链迈进。”
在陈文看来,2019年热度之下,区块链多中心甚至于去中心的模式,仍需要激励机制以解决“搭便车效应”,若无法对普通参与者进行激励,区块链最核心的价值就无法得到充分展示与现实应用。
DCCI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刘兴亮表示,区块链的共识机制不仅会对经济层面有所影响,未来其将影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区块链正在孕育“世界级”的共识。但也需要看到的是,目前区块链还处于普及阶段,在初级阶段中,目前更多的是“重整”,虽然公有链发展较早,但仍处于虚拟货币层面的应用,整体仍处在野蛮生长的时期,相比之下私有链与联盟链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发展更优。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姚前曾撰文指出,区块链技术目前仍存在性能问题、隐私保护、安全问题、治理确实、互操作性问题的不足。
刘峰指出,目前来看,对于目前区块链行业,性能与安全问题是最有希望突破的两个领域。隐私方面,比如安永开源的Nightfall为代表的零知识证明方便了区块链应用于To B领域商业。而性能提升方面,以太坊网络也正在部署的信标链通过集成分片技术,也让信标链管理共识算法和跨分片的沟通实现快速确认与高吞吐量。
吴桐也同样对加密技术和零知识证明等进行结合表示期待,他认为,“解决数据共享与隐私保护间的矛盾是区块链亟须解决的问题,目前将加密技术和零知识证明等进行结合是一个重要方向。”
“安全问题不仅指区块链系统的安全,还指链上和链下衔接处的安全,其中后者的紧迫程度甚于前者。”吴桐补充道,治理缺失包含多个方面,既有链上治理也有链下治理的缺失,包括相关立法历程的滞后。完善链上治理速度会比链下治理快,但链下治理会在整个区块链治理体系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实现互操作性主要依托跨链技术的发展,(可以预测)跨链的现实需求巨大。
至于互操作性方面,高承实认为,这是区块链未来需要面对的真正问题,虽然近几年有一些跨链系统正在研发,但总体来看这些跨链系统设定的目标与采用的方法,并不特别令人满意。真正的跨链,应该成为未来区块链的底层基础设施,是内嵌在不同的区块链系统之间的,是能够主动适配不同的区块链系统的,而不应该让已经存在的、不同的区块链系统经过改造,再去适配另一种跨链系统或目标系统。
此外,对于技术之外的问题也值得关注。
陈云峰特别指出,“(不容忽视的是),在立法层面,基于区块链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实践的立法仍近乎空白,因此,随着区块链技术的落地,配套的监管政策或者制度也可能会逐步出台。”
国家工信部信息与标准化委员会委员、创链数据董事长许洪波在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也表示,区块链应用合规性面对线上线下法律如何实现一致性问题,可以尝试通过沙盒机制解决。